土壤类型:苜蓿在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为良好。苜蓿的轴根深达2米,因此 种植苜蓿的地块,地下水位最好在1~2米以下,而且种植苜蓿前一定要打破土壤中的限制层, 因为土壤中若有坚硬的土层或岩石层都会阻止苜蓿根系的发育,限制根系从地表以下的土壤中 吸收水分和养分。
土壤pH: 土壤的pH 值在6.7以上对苜蓿的生长最有利。如果土壤pH 过低,播种前最好在地 表25cm的土层中均匀施用石灰。
播种时间:春季和秋季都可播种,但一般秋季的播种效果要好于春季。要保证首蓿安全越 冬,秋季最晚播种时间最好在0℃低温出现前一个月。北方特别干早地区雨季播种效果最好。
种床:平整、紧实、湿润、有肥力的种床最适合苜蓿种子萌发。由于苜蓿种子较小,整地 一定要精细,以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。将苜蓿直播在留有谷物残茬的地里或在风沙比较大 的地区将燕麦作为保护作物都可行,但要求有较高的播种技术。
播种量: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播种1.5~2.0公斤,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加大到2.5公斤/亩,要 保证每平方米至少有425株幼苗。
播种方法:一般采用条播,行距为15~30厘米,在壤土上播种深度为5~12毫米,而在沙 性土壤上可将播种深度增加到25毫米。
毒害性:不要在出苗不好的苜蓿地里进行补种,因为老的根系分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物质阻 止苜蓿种子萌发。
施肥:苜蓿很少施氮肥。除磷钾肥外,苜蓿对硫的需求量较大,每两年每亩地可施1.7”3.4 公斤的硫酸盐。播前应测定土壤的肥力状况,作为确定施肥量的依据。苜蓿喜欢有机肥,每亩 地每年可施肥3000~5000公斤。建议有机肥在耕地前施入,表施有机肥时,每次每亩地的用量不 应超过600公斤。
杂草防除:种植苜蓿前,可使用氟乐灵除去地里的阔叶杂草。苜蓿幼苗生长速度慢,竞争 不过杂草,因此苗期选用合适的除草剂对成功种植非常关键。在第一片三叶出现至3~4叶期,
使用2.4-D能有效防除阔叶杂草。种植1年或1年以上的苜蓿地,可用拿草特(propyzamide)除去 地里的禾草,或用普施特(pursit)防除阔叶草和禾草。苜蓿种植成功后一年生杂草很难侵入。
病虫害防治: 如果外界条件不利于苜蓿生长,苜蓿易受象甲虫幼虫和蚜虫的危害,必要 时应选用适当的杀虫剂。用杀菌剂处理种子能控制茎秆线虫。黄萎病是对苜蓿危害最严重的病 害,选择抗黄萎病的苜蓿品种非常关键。施用过多的泥炭或土壤过湿,苜蓿易得根腐病。防止 苜蓿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结合良好的管理方法。
收获时间: 苜蓿越冬、返青和刈割后再生要依靠根中贮藏在根部的营养物质提供养分,
现蕾中期至末期苜蓿的产量、质量和营养物质贮藏量都比较高,因此是刈割苜蓿的最佳时间。
留茬高度: 机械收割时的留茬高度为5~8厘米,人工收获时的留茬高度一般为5厘米。秋 季最后一次刈割要适当增加刈割高度,以利越冬。
干草调制: 调制干草控制水份含量是关键。水份含量过高时打捆,苜蓿易霉烂,水份过 低,苜蓿叶片易脱落,干草质量明显下降。 一般刈割后就地曝晒,并上下翻动以促进水份燕
发,含水量降至50%时集成窄行,继续风干,至含水量降至20~25%时打捆。含水量降至15~ 18%时一般可安全贮藏。
质量: 美国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质量标准(美国牧草和草地协会):
质量标准 | CP | ADF/DM | NDF | DDM% | DMI/BM | RFV |
特等 | >19 | <31 | <40 | >65 | >3.0 | >151 |
1等 | 17-19 | 31-35 | 40-46 | 62-65 | 3.0-2.6 | 151-125 |
2等 | 14-16 | 36-40 | 47-53 | 58-61 | 2.5-2.3 | 124-103 |
3等 | 11-13 | 41-42 | 54-60 | 56-57 | 2.2-2.0 | 102-87 |
4等 | 8-10 | 43-45 | 61-65 | 53-55 | 1.9-1.8 | 86-75 |
5等 | <8 | >45 | >65 | <53 | <1.8 | <75 |
( 注 :CP 为粗蛋白; ADF 为酸性洗涤纤维;NDF 为中性洗涤纤维; DM 为干物质 DDM 为可消化的干物质; DMI 为干物质采食量; RFV 为相对饲用价值)